第十一章:耶稣对地球年龄的观点
特里·莫腾森(Terry Mortenson)[1]
引言
关于地球的年龄,耶稣是怎么说的呢?这肯定是所有基督徒都感兴趣、也很重视的问题,也是影响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观点的决定性因素。
因为耶稣就是神的道,他是生命的粮,没有了这个粮人就不能活着(太4:4)。他教导我们,如果我们听他的话并照他的话去做,我们就像是一个聪明人,把房子建在坚固的磐石上(太7:24-27)。正如拉维·撒迦利亚(Ravi Zacharias)在他的书中反驳无神论时所说的:“耶稣自称为‘真理’,那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他的主张和教导吧。如果他所说的是正确的,那么他的话就比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重要。”[2] 《芝加哥关于圣经无误的声明》也对耶稣有类似的宣告:“他的话至关重要,因为他是神,他的话是从父神而来,他的话要在末日审判所有的人。” 国际圣经无误理事会(ICBI)的学者们补充说:“基督的权柄和圣经的权柄是一回事”,“正如他听从他的父在圣经(也就是我们的旧约圣经)中的教导一样,他也要求他的门徒这样做。”[3] 要跟从主耶稣基督的教导和榜样,每个基督徒都应该使他的信仰、教导和行为符合神所默示的、无误的、有权柄的话语。
然而,许多基督徒,甚至许多基督徒学者,似乎并不知道耶稣所说的一些事情是与地球的年龄有关的。在考虑这些话语之前,有必要先简要看看耶稣对圣经,尤其是对创世记第1-11章有什么看法,这将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圣经这前几章。然后,我们将检视一些主张年轻地球和主张古老地球的学者的著作,看看他们是如何面对耶稣在这个主题上的教导。我们将会看到,耶稣显然是一个主张年轻地球的创造论者。如果我们称他为神,我们就应该在这个问题上跟从他(就像对待他的所有其他教导一样),而不是跟从当代科学界的多数派或福音神学界的多数派。
耶稣对圣经的看法
在约翰福音10:34-35中,耶稣通过引用诗篇82:6来证明他的神性,然后他说“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也就是说,圣经是信实、可靠、真实的。圣经是不可以被抵触或搅扰的。在路加福音24:25-27中,耶稣斥责他的门徒不相信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他指的就是“所有的经文”)。所以,在耶稣看来,全部的圣经都是可信的,应该相信。
耶稣还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他对圣经的完全信赖,就是把旧约中的记录看作历史事实,虽然大多数现代人都认为那是不可信的神话。这些历史记录包括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第一对夫妻(马太福音19:3-6,马可福音10:3-9);亚伯是第一个被害的先知(路加福音11:50-51);挪亚和大洪水(马太福音24:38-39);罗得和他妻子的经历(路加福音17:28-32);对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审判(马太福音15);摩西和蛇(约翰福音3:14);摩西和吗哪(约翰福音6:32-33, 49);以利亚所行的神迹(路加福音4:25-27);约拿和大鱼(马太福音12:40-41)。文翰(John Wenham)有力地指出[4]:耶稣并没有把这些记载看成是寓言,而是把它们当作真实的历史,是确实发生过的事件,正如旧约圣经所描述的。耶稣用这些记载来教导他的门徒,就是要表明他自己的受死、复活和再来这些事件,也一定会同样地在真实的时空中发生。
所有这些都从某些方面反映出耶稣对圣经的态度或信心。但更重要的是,耶稣常常明确地表达出他对圣经权威的确信。圣经的权威体现在耶稣引用旧约的方式上。他经常引用旧约经文作为他自己教导的基础,比如关于教会的惩戒(马太福音18:16)、婚姻(马太福音19:3-9)、上帝对永生的要求(马太福音19:16-19)、最大的诫命(马太福音22:37-39),以及他会引起家庭分裂的事实(马太福音10:35-36)。
他引用旧约来解释他洁净圣殿的理由(马太福音21:12-17),也用来解释他的门徒在安息日摘麦穗的行为(路加福音6:3-4)。这也是他用来对付撒旦试探的“武器”(马太福音4:1-10)。耶稣毫不含糊地指出,旧约圣经要评判所有人为的传统和群体观念(马太福音15:1-9)。他显明了没有什么能比圣经拥有更高的地位,可以作为真理的来源和神的标准,让我们来相信和遵守(马可福音7:5-13),人的思想与神的诫命和见证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根据耶稣的说法,为了遵从其他的所谓真理,不管是人的还是超自然的,而把神的诫命和见证放在一边,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耶稣只相信旧约圣经中那些所谓“神学”、“道德”或“宗教”部分的内容。对他来说,圣经中所有的内容、字字句句都是真实可信的(马太福音5:18)。我们也从来没有见过耶稣寻求更高的权柄,来揭示圣经中的某些“隐藏的意义”。而且,耶稣指出圣经上的内容是很清楚的:福音书的作者十一次记录了他说:“难道你们没有读过……吗?”[5] 为了证实他自己的教导,耶稣三十次说:“经上记着说……”[6] 他责备听众不明白、不相信经文里明明白白的话。
尽管有受到逼迫的威胁,耶稣还是不断地大胆责备听众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就连他的敌人也说:“夫子,我们知道你是诚实的,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马可福音12:14)。正如文翰令人信服地论证说,耶稣从来没有让他的教导去适应他的听众那些普遍但无知、错误的信念。[7] 耶稣知道比喻故事和历史之间、人的传统和神话语的真理之间的区别(马可福音7:8-13)。他说的是实话(路加福音4:25),因为从过去到现在他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4:6)。他说话时经常用“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约翰福音3:3)来开头,以强调这一点。耶稣还解释说,相信他所说的关于地上的、这个世界的现实,是相信他所说的关于天上的现实的基础,比如永生、罪的赦免和属灵的重生(约翰福音3:12)。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相信他所说的我们可以证实的事情,那我们怎么能合理地相信他所说的我们在今生无法证实的事情呢?耶稣还说,相信摩西的经典是相信他的话的基础(约翰福音5:45-47)。像所有的使徒和先知一样,耶稣清楚地把圣经所记录的历史,看作是圣经的神学和道德的基础。
耶稣对地球年龄的教导
除了上述证据表明耶稣把创世记第1-11章看作直白可靠的历史外,福音书作者还记录了耶稣所作的几项与地球年龄有关的陈述。这些经文,以下统称为“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表明耶稣是一个年轻地球创造论者(也就是说,他相信几千年前的六天创世和挪亚时代的全球性大洪水)。这些经文包括:
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马可福音10:6)。
因为在那些日子必有灾难,自从神创造万物直到如今,并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若不是主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主的选民,他将那日子减少了(马可福音13:19-20)。
使创世以来所流众先知血的罪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就是从亚伯的血起,直到被杀在坛和殿中间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路加福音11:50-51)。
在这些经文中,引起我们注意的关键短语是“从创世之初”(可10:6;可13:19)和“从世界建立以来”(路11:50)。那些相信地球年龄很老的人会认为,在这些经文中耶稣不是指整个创造的开始,而是指人类诞生的起初,那时候宇宙的创造,包括地球、三叶虫、恐龙等等,已经过去亿万年了(这个看法源于他们接受世俗科学家们对地球和宇宙历史的观点)。接下来我会先提出我的解经论证,结论就是在这些经文中,耶稣指的是整个世界的开始(就是整个创世周);然后我会分析一下几个古老地球论者就这些经文对地球年龄这个问题的理解。
1. 马可福音10:6
“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神造人是造男造女。”
圣经注释者们同意在马可福音10:6-8中,耶稣引用了创世记第一章和第二章。因此,这里的“男人和女人”是指亚当和夏娃。主耶稣说:“从起初创造”(ἀπ ἀρχῆς кτίσεως),这句话指的是什么呢?是指人类的起源,还是创世记1:1中创世的开始,还是指别的什么呢?
“从起初创造”(ἀπ ἀρχῆς кτίσεως)这个短语,除了出现在马可福音10:6以外,还出现在马可福音13:19和彼得后书3:4。在彼得后书3:4,彼得谈论的是整个天地的过去和未来,而不仅仅是人类的过去和未来。因此,他所提到的创世之初,在范围上就必然是指整个宇宙。在启示录3:14中也有类似的短语,耶稣说他是“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ῆ ἀρχῆ τῆς кτίσεως),显然也是指所有被造的。[8]
“从起初”(ἀπ ἀρχῆς)这个短语,在新约圣经中出现了二十次。在这二十次中,有五次是在说宇宙最初的起点,它从来没有明确地指人类的起点。在约翰一书1:1和2:13-14中,这个短语出现了三次。把这两段经文与约翰福音1:1-3(它用的是 ἐν ἀρχῆ,“太初”)相比较,会看到约翰指的是创造的起初(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开端),因为他说基督在起初或从起初,就是万物的创造者。
短语“ἀπ ἀρχῆς”也出现在马太福音19:4和19:8、约翰福音8:44、帖撒罗尼迦后书2:13和约翰一书3:8。马太福音19:4-8与马可福音第十章是相对应的,所以相似的短语表达的一定是相同的意思。约翰福音8:44和约翰一书3:8谈到了撒但,说他从起初就是犯罪的、说谎的、杀人的。这无疑是指他的堕落、他对夏娃的欺骗以及他对该隐杀死亚伯的幕后影响。因为我们不知道撒旦是什么时候堕落的,只知道是在他试探夏娃之前,所以这两段经文本身相当模糊,不能清楚地支持或者反对“从起初”是指创世的开始;但在这个上下文中,显然没有任何依据把这个短语的意思限制在人的起源上。因为保罗在以弗所书1:4提到神的拣选(神在“创立世界以前”拣选了我们),所以我们很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帖撒罗尼迦后书2:13中,他指的也是创造万物的这同一个起点。在这里保罗似乎不太可能只想着人类的起源。
希伯来书1:10包含短语 κατʼ ἀρχάς,在绝大多数主流的译本中,这个短语都被翻译成“起初”(In the beginning)。[9] 因为从那几节经文整体来看,说的是天和地被创造的时候,那么这个“起初”指的就是整个创世周的事件。
“从(或在)起初”这个短语的所有其他用法,与马可福音10:6的意思都无关,因为在那些用法中,根据其上下文,这个短语有时候是指经文的起头(即摩西那个时候),有时候是指在第一世纪有人第一次听到福音,或者说的是耶稣在地上事工的开始,或者是保罗生命或事工的开始。所有这些短语没有一个是指人类的起源。[10]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当耶稣在马可福音10:6中使用“从起初创造”这个短语时,他指的是整个创世的开始,这包括了创世记第一章中描述的整个创世时期。耶稣所指的不仅仅是第六天婚姻的创造。
2. 马可福音13:19-20
“因为在那些日子里将有患难。这样的患难从神创世之初直到如今,从来没有发生过,也绝不再发生。如果不是主减少了那些日子,就没有一个人能得救。然而,为了那些蒙拣选的人,就是他所拣选的,他减少了那些日子。”(中文标准译本)
就像马可福音10:6,这节经文也使用了短语ἀπ ἀρχῆς кτίσεως。但在13:19中,这个短语被“神创”(ἣν ἔкτίσεν ὁ θεός)这个子句所修饰。由于其中的关系代词(ἣν)是阴性,所以这个子句修饰前面短语中的阴性名词“世(世界)”或“初(起初)”。耶稣说的不太可能是神“创造了起初”,这样的说法在圣经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使用过,所以很难理解为什么耶稣会强调这一点。另外,与“神创”最接近的先行名词是“世(世界)”,这两者被放在了一起(译者注:中文译本直接把它们合在一起了:标准译本的“神创世”或和合本的“神创造万物”)。此外,罗马书1:18-20指出,罪人否认神是造物主,而不是否认物质世界有一个起源。因此,耶稣肯定是指“神所创造的世界”,“世界”指的是神在整个创世周中所有的创造,而不仅仅是指创造亚当和夏娃这个事件。
支持这一结论的另一层考量是,在马可福音13:19中,耶稣创造了一条时间线:从创世之初直到现在,再延续到世界的末了(20节),直到天地废去的时候(31节)。马可福音13:24-26和13:30-32,再加上马太福音24:14和24:37-39,都清楚地表明,耶稣认为现今的人类社会和世界将在基本相同的时间结束(比较一下彼得后书第三章)。如果把这些经文放在一起来看,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就是人类和其他的受造物在过去也是在基本相同的时间开始的。
既然经文所提到的患难是人(而不是动物)所经历的患难,那么耶稣所说的那条时间线的起头,也就是创世之初必须有人才行。如果从创造的起初(根据主流观念是在一百多亿年前)没有人存在,而直到相对晚期的时间才有,那么说将会有一个从神创世之初(根据古老地球论的说法,那时候还没有人类存在)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患难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这是耶稣的意思的话,那他完全可以说:“从人的创造到现在”或者“从亚当到现在”。耶稣的用词恰恰说明他相信人从创世的起初就存在,人的患难差不多从创世之初就开始了,而不是在创世之后多少亿年才开始的。他的犹太听众会用耶稣的话来理解这个意思,因为约瑟夫(Josephus)关于犹太人的历史记录表明,一世纪的犹太人相信创世的第一天和亚当的被造都在耶稣之前大约5000年。[11]
由于马太福音24:21与马可福音13:19是平行经文,马太说的“从世界的起头”(ἀπ’ ἀρχῆς κόσμου)肯定与马可说的“从创世之初”(ἀπ ἀρχῆς кτίσεως)的意思相同,这两句话都准确反映了耶稣说的是什么意思。虽然“世界”(κόσμoς)有时指人类罪恶的世界体系,[12] 但它通常是指整个受造界,[13] 就像马太福音24:21这里的意思。
上述证据表明,耶稣和新约圣经作者从未使用短语“从起初”(ἀπ ἀρχῆς)来表达“人类的开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短语都是指创世记1:1所说的整个世界被造时的那个“起初”,因此支持年轻地球论对马可福音10:6和13:19的解释。
通过对马可福音10:6和13:19的注释书的分析,可以看到对这个短语的含义有四种不同的观点。冈德里(Gundry)和摩根(Morgan)认为10:6中的这个短语是指整个创造的开始(而不只是创造人类或婚姻的开始)。[14] 克兰菲尔德(Cranfield )说10:6中的这个短语并不一定是指创世记的开始,或创世记录的开始,但他没有为他的观点提供任何合理的依据。[15] 麦肯纳(McKenna)、埃文斯(Evans)和韦塞尔(Wessel)认为,这个短语指的是人类历史的开端,但对他们的结论没有提出任何论据。[16] 弗朗斯(France)认为10:6中的这个短语就是指“堕落前的时期”。[17]
加兰德(Garland)、伦斯基(Lenski)、科尔(Cole)、古尔德(Gould)、莱恩(Lane)、海尔(Hare)、爱德华兹(Edwards)、亨德里克森(Hendricksen)、布鲁克斯(Brooks)、穆勒(Moule)和韦塞尔(Wessel),对这些经文没有做任何注释,至少没有对与地球年龄有关的短语作出任何评论,或者他们的评论太模糊,以至于无法确定他们对我们要讨论的问题的看法。[18]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权威的希腊语词典对ἀρχή和κτίσις 这两个词条的解释中,也支持以年轻地球论来诠释马可福音10:6和13:19(要知道词典的编纂者并不是福音派学者)。[19]
3. 路加福音11:50-51
“使创世以来所流众先知血的罪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就是从亚伯的血起,直到被杀在坛和殿中间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
耶稣的这句话包含“创立世界”(和合本“创世”)这个短语,它在新约圣经中使用过十次:有七次在它的前面有ἀπό (“从……以来”)这个介词,另外三次用的介词是πρό(“之前”或“以先”)。
除了路加福音11:50,“从创立世界以来”(ἀπὸ καταβολῆς κόσμου)这个短语也出现在马太福音13:35和25:34、希伯来书4:3、9:26和启示录13:8、17:8。在希伯来书4:3中,作者说神的“造物之工,从创世以来已经成全了”。第4节说:“到第七日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这两句话很明显是同一个意思:神完成创造的同时就休息了。这也就意味着第七天(当完成了创造的时候,创世记2:1-3)是创世时期的结束。因此,创世不只是指创世周的第一个时刻或第一天,而是指整个创世周。[20] 马太福音13:35、25:34、希伯来书9:26和启示录13:8、17:8的上下文、语法和词义,都不支持对这个短语做出任何其他的解释,特别是把它理解为“人类的开始”就更没有依据了。因为前面的经文中使用“创立世界”这个短语,就包括了创世记1:1所说的创造之初,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得出结论,在后面经文中出现的这个短语也是指创世之初。
在路加福音11:50-51中,“使创世以来(ἀπὸ καταβολῆς κόσμου)所流众先知的血”,与“从亚伯的血起”(ἀπὸ αἵματoς Ἅβελ)并列在一起。这两节的排比关系很明确:两句话中都有“血”,两个时间短语都用ἀπό (“……以来”或“从……起”),还重复了“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这个短语。这强烈提示耶稣相信亚伯就生活在创立世界之后不久。
“创立世界以前”这个短语(πρὸ καταβολῆς κόσμου),出现在约翰福音17:24、以弗所书1:4和彼得前书1:20。在约翰福音17:24中,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在所有的创造以前”(而不只是在人受造之前),这样的解释最符合它所在的上下文,[21] 因为在创世记1:1创造天地之前,圣父就在永恒中爱圣子(“在未有世界[22]以先”,约翰福音17:5;比较歌罗西书1:16-17的类似教导)。同样,鉴于神具备预知的属性,我们可以确定,保罗在以弗所书1:4中的意思是,神在万物被创造之前就拣选了信基督的人,而不是在最初的两个人被造之前。[23] 毫无疑问,彼得在彼得前书1:20中还提到,基督在创世以前就已经被天父所预先知道了(创世以前就表明是在万物被造之前,因为地与空荡荡的天是一起被首先创造的)。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创世”是指整个创造周(创世记第一章)。
对路加福音的大多数注释书都没有对我们正在查考的这个短语提供注释。[24] 马歇尔(Marshall)的相关评论只说,“创世以来”(ἀπὸ καταβολῆς)这个短语,在新约圣经中总是用来指世界的开始。[25] 类似地,伦斯基(Lenski)评论说,这个短语“暗示了神在创造世界时他奠定了根基,而这个短语用来表示时间的开始。”[26] 这两种说法都支持年轻地球论的解释。
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说:“耶稣说‘从亚伯到撒迦利亚’的原因是,根据希伯来圣经各经卷的编排次序,创世记排在第一个(因此是从亚伯开始),历代志排在最后(因此到撒迦利亚为止)。”[27] 然而,这些经文并不是指圣经里的书卷,而是指人。此外,对于这里说的撒迦利亚在历史上到底是哪一位,以及我们现在的旧约圣经各书卷的排列次序最终是何时形成的,学者们的看法并不一致。而且,耶稣并没有说“从亚伯到撒迦利亚”,而是说“从亚伯的血到撒迦利亚的血”。重点是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先知的死亡上。
在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注释书中,绝大多数解经家对我们在这几节经文中所谈到的短语都保持沉默。在那些发表评论的人中,许多人支持“年轻地球论”的解释。其他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论据,或者给出的论证并没有推翻我上面分析的结论。
对耶稣关于地球年龄的观点的初步结论
从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耶稣相信并教导说,人类和整个宇宙存在的时间一样长。耶稣显然相信创世记第1-11章所记录的字面意义上的历史事实,也相信其它旧约经文在历史方面的可靠性(包括它所记录的时间信息,比如创世记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的家谱),所以我们非常有理由认为他相信字面意义的六日创造,发生在距今只有几千年前。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相关经文,以及他对创世记记录的历史真实性的认可,是无法以其他任何令人信服的方式来解释的。
但是,正如我将要在下文中说明的,绝大多数倡导古老地球论的基督徒都没有考虑到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相关经文。其中有不多的人就此论述过他们的论点,但缺乏说服力,而且往往自相矛盾,不能解释所有的证据,或者与证据不一致。
年轻地球创造论者对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相关经文的引用
几十年来,年轻地球创造论的作者们在文章和书籍中引用这些经文,来支持地球只有几千年历史的观点,强调耶稣的说法表明,亚当不可能像所有古老地球论的观点所声称的那样,是在宇宙诞生之后多少亿年才被创造出来的。[28] 这些创造论书籍大部分还在版。[29] 看起来要么是古老地球论者没有阅读年轻地球论的资料,因为他们告诉教会,年轻地球创造论在关于地球的年龄和对这个主题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是错误的;要么就是古老地球论的支持者忽视了年轻地球论者从耶稣在这个问题上的教导中所得出的结论。
十九世纪早期,一些年轻地球创造论的捍卫者(被称为“圣经地质学家”)也引用了耶稣的这些说法,因为他们反对当时正在吞噬地质学的那种亿万年的观点。[30] 1834年,圣公会牧师亨利·科尔从马可福音13:19来论证说:
“那么作为凡人,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地质学家断言,救主在这里所说的‘灾难’,是由生活在‘起初’和现在的人类之间的一个漫长时期里的被造世界所经历的呢?我们再重复一遍,有没有在地质学方面持怀疑态度的人敢断言,我们的主耶稣在这里说的是他的门徒从来没听说过的一种人类,从来没有人或圣徒知道这种人类的存在,直到十九世纪才被奇妙无比的地质学家发现了!除非违背了所有已知的自然理智、诚实和良心,否则每一个讲科学的人难道能不承认,主耶稣在这里是在向人类的子孙述说从创世之初就存在的同一个人类所经历的‘苦难’吗?那么,人的创造与‘起初’就有密切相关、显而易见、不可否认的关联!”[31]
但是十九世纪早期倡导古老地球论的基督徒大都忽视了创世记的经文,而且所有人都忽视了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他们告诉教会要接受亿万年的说法,并声称地球的年龄这个问题不重要。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古老地球论的倡导者们今天仍然在这样做。
以下我将对有关地球年龄的福音派学术文献进行全面查考,首先要考虑的是对创世记的注释书,然后是系统神学的相关资料,最后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其他学术书籍或大众层面的书籍。
与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相关的创世记注释
1. 年轻地球创造论者对创世记的注释
莫里斯、麦克阿瑟(MacArthur)和利奥波德(Leupold)都引用了至少一段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来论证创世记1-11的历史性。[32]虽然从这些经文中他们并没有明确说耶稣相信地球的历史很年轻,但至少支持了他们关于创世记的年轻地球论的结论。然而,莫里斯的研读本圣经——The Defender’s Bible (Grand Rapids, MI: World, 1995)在这一点上很明确。[33] 赖斯(Rice)没有提及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34]
2. 古老地球创造论对创世记的注释
我查阅过几乎所有古老地球论的倡导者们对创世记的注释书,发现他们都明显忽略了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而且绝大多数也不了解年轻地球论的相关资料)。这些人包括肯尼斯·马修斯(Kenneth Mathews)、约翰·沃尔顿(John Walton)、布鲁斯·沃特克(Bruce Waltke)、弗农·麦吉(J. Vernon McGee)、魏华伦(Warren Wiersbe)、约翰·赛勒哈默(John Sailhamer)、艾伦·罗斯(Allen Ross)、亚瑟·平克(Arthur Pink)、罗纳德·杨布洛德(Ronald Youngblood)、戈登·文翰(Gordon Wenham)和格里菲斯·托马斯(Griffith Thomas)。[35] 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对此详细论述。然而,雅各·布易士(James Boice)的评论是值得简短讨论的,因为第一,他确实提到了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一些经文;第二,他对地球年龄问题缺乏仔细的思考,是上述注释书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题为“事实还是虚构?”的一章中(一个关于创世记的问题,布易士没有回答清楚),他有一个题为“耶稣的教导”的小节。布易士在这一段里说:“耶稣基督的教导是圣经对于创世记的态度的一个特殊方面。这显然带着特别的分量。那些称耶稣为主并说要跟随他的人,肯定会对他所说的话感兴趣。只有在我们非常尊崇主的时候,耶稣的教导才有特殊的分量。”[36] 没错,确实是这样!也正因为如此,看到布易士讨论马太福音19:3-6,却没有讨论马可福音10:2-6这段平行经文,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因为该经文表明了耶稣是一个年轻地球创造论者。布易士引用马可福音13:19的一小部分来说明神创造了万物,但他没有引用与地球年龄相关的其他经文,也没有评论路加福音11:50-51。这也算特别强调耶稣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要教导吗?
布易士反对神导进化论,但他也反对把大洪水看作大部分化石记录的起因。他对间隔论持怀疑态度,看到了长日论和框架假设的问题,所以他不确定如何使圣经与亿万年的历史协调一致。在针对年轻地球创造论者对创世记第1-2章的处理方式的简短讨论中,布易士引用了魏德孔和莫里斯的《创世记大洪水》(The Genesis Flood)来总结这个观点。然后,他给了几个建议,以指导人们对年轻地球创造论的评估。他说:“首先,是对圣经教导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创造论者要使圣经的教导成为决定性因素。”[37] 布易士是对的,这种释经理念是关于默示的教义的必然推论。无论神说什么,对信徒来说都应该是决定性的,而不用在乎与神的话语相矛盾的其他权威是怎么说的。布易士很快补充道:“我们必须承认,创造论者的解经基础是很牢固的。”[38] 但他在接下去的讨论中,表明他不接受年轻地球创造论的合理解释的唯一原因,是所谓的非常肯定的“科学”结论:受造界有许多亿年的历史。[39] 布易士曾说耶稣的教导是决定性的,那这个决定性的教导出了什么问题呢?
与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有关的系统神学文献
1. 年轻地球创造论的系统神学文献
伯克富(Berkhof)在关于创造的讨论中,支持字面意思的日子,反对间隔论和长日论。[40] 他没有明确说明他对地球年龄的看法,而是用出埃及记20:11来论证他的观点、反对神导进化论、反对人类的进化,而且似乎反对古老地球地质学。[41] 但他没有提到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只是(通过引用马可福音10:6)来确认创世有一个开始。[42] 莱利(Ryrie)仅提到了路加福音11:51,然后只是谈了谈耶稣眼中旧约正典所涉及的范围。[43] 雷蒙德(Reymond)列举了许多旧约和新约经文(包括路加福音11:51)来支持他的论点,也就是创世记1-11是可靠的历史。他提到了马可福音10:6,并说:“质疑创世记1-11的基本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是攻击基督自己教导的完整性。”[44]
2. 古老地球系统神学文献
在很大程度上,古老地球的倡导者所写的系统神学文献也忽视了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即便是引用了相关经文,他们也没有谈到该经文在地球年龄方面所暗示的信息。我仔细研究了霍奇(Hodge)、费因伯格(Feinberg)、蒂森(Thiessen)、埃里克森(Erickson)、布斯维尔(Buswell)和亨利(Henry)的相关讨论。[45] 我在这里将要评论的是另外两本代表性著述。
路易斯(Lewis)和德马雷斯特(Demarest)在他们于1996年合作出版的神学著作中讨论了世界和人类的起源。他们的许多陈述严重歪曲了年轻地球论的观点,[46] 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显然不熟悉最近发表的创造论文献(但提到了很多最近的古老地球论文献)。他们虽然引用了亨利·莫里斯的两本较早的书(分别出版于1974年和1984年),那两本书中都提到了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但是他们似乎没有仔细阅读。[47] 他们主张长日论,最后的结论是:“最终,必须用可靠的地质学来决定创世记里的天到底有多长。”[48] 以经解经的原则哪里去了?他们确实引用了马可福音10:6、13:19和路加福音11:51,并确信“耶稣显然认可旧约圣经关于创世教义的真确性”[49],“主耶稣基督和靠着圣灵启示写下新约圣经的使徒们明白创世记前几章中含有丰富的信息”。[50] 然而,我们不明白,作者通过这些陈述中的“认可其真确性”和“含有丰富的信息”,对创世记第1-11章的真实性或恰当的解释想要表达什么。无论如何,路易斯和德马雷斯特显然没有领会耶稣的话对他们关于地球年龄的观点意味着什么。
古德恩(Grudem)在他的《系统神学》中论及了马可福音10:6,但没有提到马可福音13:19或路加福音11:51。在谈到马可福音10:6时,他试图用一句话来反驳年轻地球论者将马可福音10:6作为其论据:“这个论证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古老地球论的支持者可以说耶稣所说的‘起初创造’,是指整个创世记第1-2章,作为对第4节法利赛人所依据的摩西律法的回应。”[51] 这种反驳没有什么道理,它实际上恰恰证实了年轻地球论者所主张的,就是亚当和夏娃确实是在创世之初,而不是在创世之后许多亿年才被造的。无论如何,法利赛人所依赖的申命记第24章中的任何陈述,都与耶稣关于亚当和夏娃何时被创造的陈述无关。此外,古德恩似乎是在想象古老地球论者可能如何躲闪年轻地球论证的力道,但他没有引用谁,我也不知道有哪位古老地球论者确实以古德恩所建议的方式思考过。所以,马可福音10:6中关于年轻地球的论证,不仅仅是“有一定的道理”。
与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有关的其他古老地球论文献
以下这些作者提倡或至少接受古老地球论,也就是地球有亿万年的历史:斯诺克(Snoke)、阿诺德(Arnold)、卢卡斯(Lucas)、福斯特(Forster)和马斯顿(Marston)、拉姆(Ramm)、卡巴尔(Cabal)和凯泽(Kaiser)。[52] 纽曼(Newman)和埃克尔曼(Eckel-mann)、 E. J.杨(E.J. Young)、哈里斯(Harris)、马克·罗斯(Mark Ross)、莫兰德(Moreland)、斯科菲尔德(Scofield)、奥尔(Orr)、黑格(Hague)、赖特(Wright)和毛罗(Mauro)、戴维斯·杨(Davis Young)、斯诺(Snow)和斯特克(Stek)也都是如此。[53] 还有布拉德利(Bradley)和奥尔森(Olsen)、布洛克(Blocher)、休·罗斯(Hugh Ross)、霍华德·沃斯(Howard Vos)、弗里(Free)、车理深(Archer)、塞勒哈默(Sailhamer)、沃菲尔德(Warfield)和克莱恩(Kline)也是如此。[54] 但是这些学者中没有一个论及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考虑过与正确解释创世记1-11有关的新约教导。其他作者提到了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所以值得评论一下。他们对相关经文的处理方式有代表性。
奈杰尔·卡梅隆(Nigel Cameron)在《进化论和圣经的权威》(Evolution and the Authority of the Bible)一书中,尽管并没有明确地赞同年轻地球论,但还是提出了一些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马太福音19:4是“耶稣自己对于创世记的历史性解读的有力证据”。[55] 在讨论了其他相关的新约经文后,他总结道:
“新约圣经对创世记前几章的观点,无论是就其要点(亚当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真的堕落了)还是就某些细节(如创造和堕落的顺序——亚当首先被造,夏娃首先犯罪),都认为对这里的叙述应该作历史性的解读。想要忠实地解读圣经的福音派基督徒,会追随新约圣经的作者,把创世记第二章和第三章当作历史来看待。如果他们不这样解经,那他们就有危险了。”[56]
卡梅隆没有给出任何理由把他有关历史性的结论限于创世记第2-3章,而不是应用于整个创世记第1-11章。他似乎暗示创世记前几章中唯有亚当堕落的历史性是基要教导,而且只有“某些细节” (创造的顺序及亚当和夏娃的堕落)是重要的、直白的、可靠的,但是六日创造、全球性大洪水和创世记第5章和11章的家谱里面的细节就不重要。他没有为这种选择性地阅读经文的细节提供任何理由。新约圣经的作者们清楚地指出,他们把所有这些章节(以及它们的细节)都完全当作是真实的历史。如果我们不接受或忽视创世或大洪水记载的细节,岂不是也会给我们带来危险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考虑耶稣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以及新约圣经作者们的看法吗?卡梅隆对他自己发出的非常恰当的警告并没有在意。
基于卡梅隆对圣经权威的肯定,在阅读了他在2001年给我的一个同事发的电子邮件后,我想更多地了解他的观点。卡梅隆在电子邮件中关于上面这本书是这样说的:“我一直认为,对于用什么来取代标准的进化论,我们可以持不可知论的立场。可以说,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比现在更倾向于支持年轻地球的观点,但即使是在那时,我也没有完全接受这个观点。”[57] 因此在2004年1月,我写信给卡梅隆博士,想澄清他对地球年龄的立场,以及他是否仍然坚持他在书中所提出的论点。他回答说:“我的立场一直是有点不可知论的,实际上我不认为我们有义务提出替代(进化论的)方案。所以我不认为我的立场发生了改变!”[58]
当我们注意到另外两点时,这就更加令人感到困惑了。首先,卡梅隆解释说,十九世纪的教会很快就向亿万年的观点妥协,是因为“十九世纪的解经家们匆忙将他们对圣经的解释与最新的正统科学理论相融合,首先在地质学上,然后在生物学上……”[59] 其次,卡梅隆高度评价了道格拉斯·凯利(Douglas Kelly)于1997年为捍卫年轻地球创造论而出版的《创造和改变》(Creation and Change,书中包含了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还有新约圣经对于创世记第1-11章的引用)。卡梅隆在其封底写着:“该书高水准地处理了这些关键经文,神借这些经文宣告自己是说话的创造主。书中的讨论深入浅出,是我们今天的教会所需要的解经神学的典范。”卡梅隆的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思维(体现在他的书中、电子邮件和对凯利的书的支持),显然对我们持守圣经和我们的主耶稣的权威带来了问题,更不用说对这个怀疑一切的世界,以高水平的学术和连贯一致的逻辑来清晰地讲解福音了。
弗朗西斯·谢弗(Francis Schaeffer)在《时空中的创世》(Genesis in Space and Time)一书中,说圣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本科学教科书,因为它对宇宙的论述在命题上是真实的”,“它无论涉及到什么,所讲述的都是真实的真理,但不是详尽的真理。也就是说,当它谈到宇宙、科学的时候,它说的都是真的。同样地,当它谈及历史时,它用我称之为真实的真理,也就是命题性的、客观的真理来论述。”[60]
他认为创世记第1章和第2章是对同一个创世记录的合一性描述,并引用马可福音10:6-8来支持这个观点。[61] 他认为对亚当和夏娃的记录具有历史性(甚至是“细节上的历史性”),[62] 大洪水也具有历史性,甚至认为大洪水是全球性的(但论证不充分)。[63] 然而,他只用了一个段落的篇幅来论述创世记第一章中“天”的长度问题,然后说“天”(日子,yôm)可以表示一个很长的时间段,也可以表示平常的一天,所以“对创世记中‘天’的长度到底有多长,我们必须持开放的态度”。[64] 他没有对此给出任何解释来支持这一观点。与威廉·亨利·格林(William Henry Green)和沃菲尔德的观点一致,他简要地论述了创世记第5章和第11章的家谱中有间断。[65] 但是,对于那些表明耶稣是年轻地球创造论者的经文,他没有做任何讨论。
谢弗在他的《没有最后的冲突》(No Final Conflict,1975年版)中说,这本书应该与上面的书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66] 不过他说这本书:
“……谈及圣经在创世记前几章中涉及科学问题时,给我们留下的各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持历史上的基督教观点,认为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都是记录下来的神的话语、它们所确认的历史和科学方面的信息都没有错误,就像在宗教问题上一样,那些问题就存在各种可能性。”[67]
谢弗肯定了创世记第1-11章在“时空”上的历史性和整卷书的统一性。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引用了创世记中的toledoths(中文圣经译为“……的后代”或“……的来历”)[68]和14处新约经文。他说:“只要新约圣经提到创世记的前半部分,无论是哪一处经文,新约圣经都假定(并且多次确认)创世记所记录的是历史,其词汇和句法都是正常的,所以应该以正常的方式来解读。”[69] 然而,尽管他反对间隔论,但他仍然允许把它视为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70] 他接受长日论的可能性,也接受字面意思的日子的观点,说他对这件事没有把握。他似乎倾向于认同全球性的大洪水,但在如何将其与地质年代联系起来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他也承认,在世界堕落之前,动物有可能平静地死去,但在亚当犯罪之前,不会有那种暴力、痛苦、残忍的死亡(像在一只动物追捕另一只动物时那样)。不过他没有提到并考虑到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没有考虑到这些经文,当然就更容易接受谢弗在调和圣经和亿万年时提出的可能性。但这是一个严重的疏忽。
盖思乐(Geisler)的护教学百科全书很有用,其中有三篇文章与我们的讨论相关。在“创世记的日子”这篇文章中,他反对年轻地球创造论。在“家谱,开放还是封闭”的文章中,他认为创世记的家谱中,代与代之间存在间断,但他没有谈到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71] 在“创造与起源”这篇文章中,他确实提到、甚至引用了马可福音10:6和13:19,但他只是用它们来说明,创造是一个过去的一次性事件,而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72] 然而,这与盖思乐对休·罗斯的支持和亿万年的观点相矛盾,因为(休·罗斯所依赖的)进化论天文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基于目前观察到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要一直回溯到一个时间的开端就需要亿万年。也就是说,进化论者否认创世的事件与今天的物理或化学过程有什么不同,这与盖思乐(正确的)观点相反。
在一本基础性的护教学书籍中,盖思乐和波契诺(Bocchino)说:创世记中创造的顺序“与现代科学的发现(他们指的是进化论宇宙学和地质学)相比较,确实提供了一个极其准确的创造次序”。[73] 然而,他们声称的这种奇妙的和协,居然没有提到鸟类、太阳、月亮或星星的创造![74] 所以,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对圣经经文的忽视。他们告诉读者,他们不会去处理希伯来文的语法细节以支持他们的古老地球论。但是他们也没有说在哪里会讨论这些细节,而且遗憾的是,他们没有探讨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和新约中其他与创世时间相关的教导。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敦促年轻地球论者“停止在年龄问题上的内讧”,因为“许多真诚、诚实、智力超群的学者”都主张古老地球论。[75] 但不幸的是,真诚、诚实或智力上的天赋,无论是单独一项还是合在一起,都不能保证得到正确的(合乎圣经的)思想,历史也提供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证明许多学者,甚至大多数学者有时候是错误的。[76]
柯林斯(Collins)在他最近出版的关于科学和信仰的书中,确实提到了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一些经文,他说:“如果这个(年轻地球)观点是正确的,那我就有麻烦了。”[77] 这是因为他拒绝了字面意义上的六日创世观。在准确地总结了从耶稣的话语中作出的关于年轻地球的论证之后,他说:“从英语中的‘从起初’(from the beginning)这个表述方式中,似乎可以明确地找到这个观点的可信之处;但希腊语的表述却没有那么肯定。”[78] 然后他讨论了几节经文,认为马太福音19:4和8中的“从起初”是指人类的起源。他说,在约翰一书1:1和2:13-14中的这个短语与基督有关,指的是“世界开始之前的一个‘时间’”。在约翰一书3:8和约翰福音8:44中,同样的短语与撒旦有关,他认为“指的是世界的开始,也可能是撒旦反叛的开始。”[79] 另一方面,他注意到约翰一书2:7、24和3:11指的是约翰的读者成为基督徒的时间或使徒们传道的开始。在没有进一步说明的情况下,他接着总结说:“如果我们把这样的看法应用到马太福音第19章中,就会发现这些经文很自然地是指人类的‘开始’。”[80]
为了中和马可福音10:6中关于年轻地球的论述,他提到了马太福音24:21(“从世界的起头”)和与之平行的马可福音13:19(“从创世的起头”)。他说,这些短语涵盖了所有的时间,至少涵盖了人类经历苦难的所有时间。但他认为从绝对的起初来计算的总时间,与马可福音10:6中耶稣的观点无关。所以他得出结论说,这些讨论所涉及的经文“与地球的年龄无关”。[81]
对此可以有几点来作为回应。首先,我们可能会问,柯林斯怎么知道年轻地球论者从一开始就只是从英语短语“from the beginning”中的斜体词(“the”)来构建他们的论点的?本章中提到的年轻地球论者都不是这样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但无论如何,英语短语并不比希腊语短语的含义更加明确。第二,在约翰一书1:1和2:13-14中,约翰完全可以说“那在起初之前的主”(参看约翰福音17:24和彼得前书1:20),但他却说是“那从起初原有的”。由于约翰福音一开始就提到万物的创造是在起初,因此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些经文是指“人类的起源”这种限制性的含义。第三,柯林斯关于撒旦的经文(约翰一书3:8和约翰福音8:44)和关于基督徒的经文(约翰一书2:7、2:24和3:11),没有一个支持他的限制性的解释。因为我们不知道在谈到撒旦的时候,“从起初”到底指的是什么,所以这些经文不能用来支持柯林斯的“从人类诞生之初”的解释。而且,虽然那节经文和约翰一书中与基督徒有关的经文,有可能为柯林斯对马太福音19:4的解释带来“亮光”,那也只是因为他忽略了平行经文马可福音10:6中附加的“创造”那个词。
最后,柯林斯忽略了路加福音11:50-51,这与他关于马可福音10:6的论述有关。应该指出的是,我和其他任何年轻地球论者都没有说地球的年龄是耶稣所说的这些话语的“要点”。虽然我们在研究的这个特定短语,不是耶稣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只是一个附带的信息,但它确实揭示了耶稣的一些世界观(即神的世界观,他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年轻地球创造论者)。在路加福音第11章中,耶稣完全可以只说“所流众先知血的罪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就是从亚伯的血起”,而不提“使创世以来……”。在警告人们所要面临的审判时,后面这个短语其实没有必要,但它的存在揭示了耶稣世界观的一个方面。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马可福音10:6和13:19中看似多余的“创造”一词(如果耶稣仅仅是指人类起源的话)。此外,很难说任何十九世纪之前的法利赛人和基督徒读者在读福音书的时候,会认为耶稣只是在指人的被造或人类的开始,因为没有任何合乎圣经的证据表明,在创世记1:1的绝对起初与创世记1:26人的创造之间过去了很长时间。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耶稣总是把旧约圣经的记录当作是完全真实的历史。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柯林斯的企图,他要回避的是耶稣对这个问题所说的话对我们理解地球年龄所带来的影响。此外,从柯林斯的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以古老地球论来解释圣经的背后驱动力,是他完全信任进化论地质学家关于岩石年龄的宣称。在他关于地质学的四页论述的最后,他说:“我的结论是,我没有理由不相信地质学家的标准理论,包括他们对地球年龄的估计。据我所知,他们可能会出错;但如果他们错了,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恰当地将哲学假设融入了他们的研究。”[82] 但是,正如我在其他地方所说的那样,[83] 在研究中掺杂哲学假设正是地质学家们所做的(通常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为他们接受了洗脑式的教育)。如果没有过去两个世纪控制地质学(和天文学)的自然主义哲学的均变论假设,亿万年的说法就不会有任何“证据”。
在休·罗斯的支持下,唐·斯通纳(Don Stoner)倡导长日论,并试图反驳从耶稣的话语中得出的年轻地球论证。[84] 首先,他说“亚当是在创世的第六天被造的,不是在第一日。不管创造的日子有多长或多短,这不是创造的开始。”但是,正如之前提到的,“起初的创造”是指整个第一周的创造,当耶稣在4000年后说这些话时,按照耶稣说话的精确度而言,第六天确实是在创造之初(不要忘了,耶稣用的是日常生活语言,面对的听众不是来听科学道理的)。
其次,斯通纳认为马可福音10:6中的 кτίσiς(“创造”)应该翻译成“建立”,所以应该把耶稣的话理解为是在谈论婚姻制度的建立,而不是创造的起初。他是基于新国际版圣经(NIV)把彼得前书2:13中的 кτίσiς 翻译为“人的制度”。但是斯通纳错了,因为他没有仔细注意他自己引用的彼得的那句话。在那句话里,彼得说的是“人的一切制度”或“人间的一切权柄”(中文当代译本)。希腊原文说得很清楚:πάσῃ ἀνθρωπίνῃ κτίσει,这里的形容词ἀνθρωπίνῃ (人的)修饰кτίσɛi(创造)。制度上的权柄(比如君王、巡抚和奴隶主,这是彼得在上下文中所谈到的)确实是“人类的创造”(对彼得所写的希腊文的直译)。但这与我们所讨论的马可福音10:6中的 кτίσiς 的上下文根本不同。此外,如果耶稣想说,他完全可以说“从第一个婚姻”或“从婚姻的起初”或“从神造人以来”。而且,如果我们把马可福音10:6中的кτίσiς 翻译成“权柄”或“制度”,就不知道是在说什么了。“从权柄的开始”或“制度的开始”是什么意思呢?为了使它有意义,斯通纳必须在经文中添加一个词,而从上下文来看,这样做没有任何依据。
最后,斯通纳忽略了马可福音13:19和路加福音11:50-51,这些在斯通纳引用的亨利·莫里斯的两本书中讨论过,这两处经文也说明了斯通纳对马可福音10:6的解释是错误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新美国标准版圣经(NASB)还是新国际版圣经(NIV)(还有我查考过的所有其他英语译本的圣经),没有一个把马可福音10:6中的 кτίσiς 翻译成“权柄”或“制度”。以上反驳也同样适用于盖思乐和安克伯格(Ankerberg)的逻辑,[85] 他们反对年轻地球论,其论证在本质上与斯通纳和休·罗斯对马可福音10:6的解释是一样的。[86]
安克伯格和韦尔登(Weldon)在1991年出版的关于进化论的小册子中,提到了马太福音19:4-5(是马可福音10:6的平行经文),作为他们捍卫年轻地球论的一个论据。他们甚至声称,他们已经详细研究了以古老地球论对创世记的各种重新解释,并“相信这些解释都有圣经方面的致命缺陷”。[87] 遗憾的是,安克伯格从那以后就忽视了耶稣在这方面的教导和他基于耶稣教导所形成的观点,从而放弃了年轻地球论。在2000年10月休·罗斯和肯特·霍文德(Kent Hovind)的电视辩论中,他转而支持休·罗斯的古老地球论。[88] 他在2004年的一部电视系列片及2005年凯泽和休·罗斯的另一部电视系列片中继续支持休·罗斯的教导。[89] 他主持了(但没有保持中立)来自“创世记答疑”(Answers in Genesis)事工的肯·汉姆(Ken Ham)和杰森·莱尔(Jason Lisle)博士,与凯泽博士和休·罗斯博士之间的八次“电视大辩论”,该节目在2006年1月开始在电视上播出。[90]
文翰正确地指出,耶稣“一贯把历史叙述当作对事实的直白记录。”[91]在这个陈述之后接下来的讨论中,他50多次引用了福音书中的经文,其中马可福音10:6提到过一次,路加福音11:50-51提到过三次。有一次在提到后面这段经文后,文翰说:“后面这段经文显明了他[耶稣]对历史统一性的感觉,以及他对历史全貌的把握。他的眼睛扫视了从‘创世之初’到‘这一代’的整个历史进程。”[92] 文翰注意到,“奇怪的是,那些最不被所谓的‘现代意识’所接受的叙述,恰恰是他在举例时似乎最喜欢选用的。”[93] 但后来在同一页上对马可福音10:2,他又奇怪地论述说:“举个例子,圣经中提到‘从起初创造的时候’设立一夫一妻的婚姻,这似乎不需要按照字面意思去解释创世记第一章和第二章来证明。”然而,在论证这个观点的过程中,他忽视了马可福音10:6,转而专注于马可福音10:3-4所提到的摩西律法(比较申命记24:1, 3)。在考虑起源的问题时,他似乎都没有应用他自己如下的正确观点:“因此,对我们的主来说,旧约是真实的历史,出于神的权柄,是神自己所默示而记录下来的。”[94]
文翰在书中以总结的形式提出了同样的论点,来支持圣经无误论。[95] 他给出了很好的理由,来反驳耶稣将他的教导迁就于他同时代的(据说是)错误思想的说法。他三次引用路加福音11:50-51(有一次是完整的引用),以肯定“耶稣一贯把旧约圣经的历史叙述当作对事实的直白记录。”[96] 但是在他列出的27段来自福音书的经文中,他是以亚伯(而不是亚当)开始的,再一次忽略了马可福音10:6和13:19。当他后来提到马可福音10:2及后面的经文时,他说:
“关于一夫一妻制是神从“创世之初”就制定的计划这一教义,也许并不需要对创世记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字面意义上的解释才能得到,因为后来提到的摩西时代出现的变化,似乎就需要有一夫一妻这样的计划。对经文不按照字面意义去理解而又不失其生动性和有效性的,为数不多。”[97]
可悲的是,文翰在学术上的这种轻描淡写,削弱了我们的主对事实的直白记录的权柄。在他的讨论中,文翰没有解释为什么他不接受对创世记第一章和第二章字面意思的解释。
文翰在198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福音派的历史和未来的文章中,是以这句话来开头的:“许多敬虔而有思想的人对福音派的走向深感忧虑。”[98] 他悲伤地回忆道,许多福音派信徒已经滑向自由主义,或者至少否认圣经无误论。他因基督教的信仰和道德在二十世纪失去了大部分影响力这个事实而顿首。他承认“达尔文为合乎圣经的基督信仰带来了问题,而这些问题无论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人还是我们自己都没有完全解决”,但是他强烈反对年轻地球创世论。尽管文翰并不赞同以任何一种古老地球论的观点重新解释创世记,但他认为,在拒绝达尔文主义的同时,接受进化地质学家和宇宙学家所提出的亿万年的观点“要理智得多,也健康得多”。[99] 在他提出的复兴福音派的行动计划中,他说:“我们可能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在创世记第1-11章上下功夫。”但他的意思显然是要找到古老地球论的替代方案,而不是接受耶稣和使徒们都肯定过的、简单直接的字面解经。[100] 最后他总结说:“我们要教会在完全忠于基督和他的启示上合一……在圣经的原则上不妥协。”[101] 但是忽略或拒绝我们的主关于创世记和地球年龄的字面意义的教导,这算是对基督的忠诚吗?
结语
福音书中所记载的耶稣的话语表明,耶稣显然是一个年轻地球创世论者。在下一章中我们将会看到,耶稣忠心的门徒们在新约圣经中的教导,进一步证实了耶稣的年轻地球观。在他的教导中没有对古老地球论(即亚当是在创世开始后过了很长时期才被造的)的任何支持。
下面两图说明了耶稣对这个话题之论述的重要性。
如图1所示,如果创世记中记载的家谱在代与代之间没有间断,那么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所记录的耶稣说那些话的时候,与创世的第一天之间大约相隔4000年。耶稣教导说,亚当是在创世之初(耶稣使用非技术性的日常语言所表达的,在4000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创世的第六天就是“创世之初”)。
进化论的观点如图2所示,这是所有古老地球论者所支持的,也就是大爆炸发生在大约140亿年前,地球是在大约45亿年前形成的,真正的智人是在几十万年前(或更晚)出现的。从140亿年的时间尺度来看,这意味着人类是在创世之后历史的末尾才出现的。
所以在地球年龄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既相信耶稣的观点又相信进化论的观点,因为它们彼此是完全相反的。
如前所述,在十九世纪早期,当教会迅速向亿万年的新地质理论妥协时,当时的年轻地球创造论者(圣经地质学家)就指出了这一点。[102] 二十世纪的年轻地球创造论者,几十年来一直使用耶稣关于这个问题的经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另一方面,在61位古老地球论的倡导者中(其中许多人是福音派的顶级学者),只有三位(古德恩、柯林斯和斯通纳)研究了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并试图反驳年轻地球创造论者对这些经文的解释。但他们的古老地球观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可悲的是,很多古老地球论的倡导者都彼此引用对方的著作(所以是循环使用误导人的论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试图去反驳年轻地球论者最好的论证,事实上,很少甚至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读过最新的、有代表性的年轻地球论的著作。
这61位古老地球论者持守亿万年的观点只有一个原因。这并不是因为圣经中教导了这种亿万年的观念,毕竟圣经没有这样教导。正如这些作者的著作表明的那样,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进化论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已经通过科学证明了受造界有许多亿年的历史。除了本章在前面提到过柯林斯的陈述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可引用的例子。克莱恩(Meredith Kline)说:“根据我在这篇文章中倡导的圣经宇宙学解释,圣经对当前的古老宇宙科学观是开放的。并且,在这方面不反对人类经进化起源的理论。”[103] 但是,科学家们证明了亿万年历史的这种假设,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正如本书附录中所引用的许多资料所表明的那样。我恳求各位古老地球论的基督徒读者要多了解这些关于年轻地球的科学论证。
本章的研究表明,马克·诺尔(Mark Noll)对年轻地球创造论的严厉批评是非常错误的。在他广受赞誉的书中,他指责年轻地球论者恶作剧式地滥用他们的思想,他说年轻地球论者使用
“……一种有致命缺陷的释经手段,一种在本世纪美国福音派基督徒的思想被科学问题主导之前,教会历史上任何一位负责任的基督徒教师没有认可过的手段……(这些年轻地球论者)几乎完全不用头脑来仔细思考这个世界……他们认为他们是在尊重圣经,然而他们对科学和世界事务问题的解释方式,却与圣经的更深、更广、而且历史上已经确立的含义从根本上相矛盾。”[104]
可悲的是,诺尔对年轻地球创造论者的指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位世俗科学历史学家罗纳德·诺曼斯(Ronald Numbers)[105]的历史解读。(令人惊讶的是)诺尔居然将诺曼斯描述为一位“真正专业的”历史学家,“对基本的基督教教义鲜有挑剔”。[106] 毫无疑问,诺曼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科学历史学家。但是,作为一个自称是不可知论者(之前他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信徒,学习过年轻地球创造论),诺曼斯在基本的基督教教义上远远不是没有偏见或中立的,他反对大多数、甚至几乎所有的基督教教义!此外,诺尔还接受了詹姆斯·摩尔(James Moore)(前福音派信徒,后转为怀疑论者)和许多其他非基督徒历史学家对年轻地球论居高临下的评价。诺尔在长篇大论地指责年轻地球论者思想浅薄、缺乏学术专业性时,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解经来支持他的古老地球观,而且完全忽视了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经文。从他的行文和脚注来看,我们有理由得出结论:尽管诺尔似乎阅读过大量神导进化论者和渐进创造论者的文献资料,但他读过的唯一一本年轻地球论方面的著作,是魏德孔和莫里斯的《创世记大洪水》(比诺尔的书早出版了33年!)的前言。那么,福音派的思想究竟在哪里被恶作剧式地滥用呢?是谁在使用一个有致命缺陷的释经手段来解释创世记呢?看到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基督徒历史学家,忽视了在教会历史的头十八个世纪里对年轻地球创造论的压倒性的见证,实在令人痛心。
我们需要留意在主耶稣登山变像时,神对彼得、雅各和约翰所说的话。虽然福音书的作者们在记录神对耶稣圣子身份的宣告时,各自有不同的角度(路加福音9:35,马可福音9:7,马太福音17:5),但是他们在引用神的命令时所记录的却完全一致:“你们要听他!”所以福音派基督徒,尤其是福音派学者,需要听听耶稣对创世记第1-11章和地球年龄的看法。
回到我在本章开头时引用过的一句话,这话值得再重复一遍。拉维·撒迦利亚说得对:“耶稣自称为‘真理’。那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他的主张和教导吧。如果他所说的是正确的,那么他的话就比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重要。”[107] 耶稣对信他的话语的重要性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约翰福音8:31-32说:“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在约翰福音12:47-50中,耶稣警告说:
“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因为我没有凭着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所说的。”
在天父吩咐耶稣说的话当中,就有马可福音10:6、13:19和路加福音11:50-51。保罗对我们如何回应耶稣教导的警告也适用于这些经文:“若有人传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提摩太前书6:3-4)。在约翰福音5:45-47,耶稣说:“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们;有一位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仰赖的摩西。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
基于以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该可以合理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们不知道并相信基督关于地球年龄的话语,那么我们可能也不会相信摩西的话;但是如果我们相信并降服于耶稣话语的权柄,关于地球年龄的问题他已经用清晰而直白的话语告诉我们了,那么我们就必须相信摩西在创世记第1-11章中对创造周清晰和直白的细节描述,包括人的堕落、大洪水、巴别塔以及其它的历史事实。
我们不能一方面遵循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教导,同时又遵循进化论地质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以及在教会中宣扬古老地球教义的基督徒地质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的教导。正如古老地球论的倡导者柯林斯正确地论证的那样,如果在亚当被造之前已经过去了亿万年,而耶稣却相信亚当是在创世之初,“那么我们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耶稣搞错了(或者更糟糕的是,他在误导人),因此他不可能是神。”[108]
不要再忽视我主的教导了。如果我们称他为主,我们在创世记和地球的年龄这个问题上还能持守与他不同的看法,然后说地球的年龄无关紧要吗?
除非特别说明,本章的所有经文都是引用和合本。
1 我要感谢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上帝圣经学院(God’s Bible School & College)的圣经和神学副教授菲利普·布朗(Philip Brown)博士,感谢他对这一章的早期草稿所提出的大量深刻而得力的批评。当然,我的论点中所存在的缺陷完全是我的责任。本章最初发表于The Master’s Seminary Journal, 18:1 (Spring 2007): p. 69–98. 经该期刊的许可,在此转载(略有改动)。
[2] Ravi Zacharias, Can Man Live Without God? (Nashville, TN: W Publishing, 1994), p. 131.
[3] Norman L. Geisler, ed., Inerranc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0), p. 499–500. 书中有ICBI的完整陈述。
[4] John Wenham, Christ and the Bible (Downers Grove, IL: IVPress, 1973), p. 11–37.
[5] 在这些例子中,耶稣提到了创世记1-2、出埃及记3-6、撒母耳记上21:6、诗篇8:2、诗篇118:22,以及未说明出处的摩西律法;换句话说,他提到了圣经中的历史叙述、律法和诗歌中的段落。
[6] 他具体引用的经文,来自摩西五经的全部五卷书、诗篇、以赛亚书、耶利米书、撒迦利亚书和玛拉基书。有意思的是,撒旦在试探耶稣时也引用了圣经,作为回应,耶稣并没有暗示说撒旦对经文字面意思的解释是错误的;相反,他通过引用另一段经文来纠正撒旦对经文字面意思的误用,他是按照字面意思来引用圣经的(参看马太福音4:6-7节)。
[7] John Wenham, “Christ’s View of Scripture,” in Geisler, Inerrancy, p. 14–15.
[8] 关于对这里ἡ ἀρχή的不同解释,参阅David E. Aune,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vol. 52: Revelation 1–5 (Dallas: Word, 1997), p. 256. 不管怎样,这个短语指的是整个创造,这与其他类似短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9] 英王钦定本(KJV)、新英王钦定本(NKJV)、新国际版(NIV)、新美国标准译本(NAS)、英文标准版本(ESV)、新生命译本(NLT)、标准译本修订版(RSV)和霍尔曼基督教标准圣经(HCSB)。
[10] 约翰一书2:7是指圣经的开头(也就是摩西的时候),或者更可能是约翰最初的读者第一次听到使徒的讲道或相信福音的时候;同样地,约翰一书2:24、3:11和约翰二书5-6指的是约翰的读者成为基督徒的时候;路加福音1:2指的是耶稣在地上开始传道时的门徒;约翰福音6:64说的是耶稣事工的开始,或者创世的开始,但后者的可能性要低一些,所以这节经文要么与我们的讨论无关,要么证实了年轻地球的观点;约翰福音6:25、15:27和16:4是指耶稣传道的开始;腓4:15指的是保罗在腓立比开始传道的时候;徒26:4指的是保罗生命的开始。
[11] 参见William Whiston, transl., The Works of Josephus (Peabody, MA: Hendrickson, 1987), p. 850; 和 Paul James-Griffiths, “Creation days and Orthodox Jewish Tradition,” Creation 26:2 (March 2004), p. 53–55, 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6/i2/ tradition.asp.
[12] 例如:约翰福音15:18–19, 16:33, 17:6, 17:14, 17:21和约翰一书2:15–17。
[13] 例如:路加9:25、约翰福音1:10(前两个用法,比较1:3——耶稣所创造的是世界,并没有创造人类罪恶的体系)、约翰福音13:1(比较6:38、13:和16:28——耶稣不是要离开人类罪恶的世界,去旷野中做隐士,而是要离开在这个时空中的被造世界,回到在天上的父那里)、约翰福音17:5、17:24和使徒行传17:24。
[14] Robert H. Gundry, Mark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3); 及 G. Campbel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NY: Fleming Revell, 1927). 他们都没有对13:19里的这个短语进行注释。
[15] C.E.B. Cranfield,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The 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59). 他没有对13:19提供注释。
[16] David L. McKenna, The Communicator’s Commentary: Mark (Waco, TX: Word, 1982); Craig A. Evans,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Mark 8:27–16:20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2001); 及 Walter W. Wessel, Mark: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 8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4).
[17] R.T. France, The Gospel of Mark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2002). 他对13:19没有评论。
[18] David E. Garland, Mark: The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6); R.C.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 Mark’s Gospel (Min- neapolis, MN: Augsburg, 1946); R. Alan Cole, Mark: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83); 及Ezra P. Gould,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Edinburgh: T&T Clark, 1896). 对于10:6,古尔德只说“耶稣从摩西律法回到了事物最初成形的时候”,这支持了年轻地球创造论的观点。William L. Lane, The Gospel of Mark: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74), 没有对10:6中这个短语作出评论。对于13:19,他只说“这实际上是引用但12:1”(第471页),这其实是夸张。虽然经文有些相似,但措辞明显不同。但以理提到的大艰难时期,是“从有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而耶稣说的是“从创世以来”。又见Douglas R. A. Hare, Mark (Louisville, KY: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1996); James R. Edwards,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2002); William Hendriksen,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75); James A. Brooks,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Mark (Nashville, TN: Broadman Press, 1991); C.F.D. Moul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Cambridge: CUP, 1965); 及Walter W. Wessel, Mark: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 8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4).
[19] Walter Bauer, Frederick W. Danker, William F. Arndt, and F. Wilbur Gingrich,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2nd ed.), p. 112 and 456, and the 3rd edition (2000), p. 138 and 573.
[20] 希伯来书1:10说“起初”神“立了地的根基”(τὴν γῆν ἐθεμελίωσας 的字面意思是“奠立或建立了大地”),“天也是你手所造的”,而所有这一切发生在亚当被造之前,所以这节经文也证实了这一点。
[21] 认为约翰福音17:5和24两节中的这个短语是指整个创造的开始的著作,包括D.A. Cars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Grand Rapids, MI: Eerd- mans, 1991); Leon Morris,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oh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71); George R. Beasely-Murray, John (Dallas, TX: Word, 1987); R.V.G. Tasker, Joh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83); 及 Roger L. Fredrikson, John (Waco, TX: Word, 1985). 亦可参阅18世纪伟大的圣经学者约翰·吉尔: John Gill, An Exposition on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George Keith, 1774–76).
[22] 约翰福音1:10-11说,耶稣来到这个世界,来在他所造的世界里。很明显,在约翰福音第一章中,耶稣是万物的创造者,而不只是创造了人类;在道成肉身之前他是在天上的灵,然后来到了这个物质世界。在约翰福音11:27,马大说她知道耶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来到世界的。她所思所指的不大可能与耶稣表达的意思不同。因此,在这些经文中的“世界”(κόσμος)这个词,就像在17:5、17:24和使徒行传17:24中的一样,显然是指整个受造界,而不只是指人类,或者是罪恶的世俗体系。
[23] 参阅保罗在提摩太后书1:9和提多书1:2中类似的教导(新国际版NIV和英王钦定本KJV对这个时间短语的翻译都很准确,但新美国标准版圣经NAS不够准确)。
[24] Alfred Plummer, Gospel According to S. Luke: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Edinburgh: T&T Clark, 1901); John Nolland,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Luke 9:21–18:34 (Dallas, TX: Word, 1993); Darrell L. Bock, Luke: The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6); Darrell L. Bock, Luke, Vol 2: 9:51–24:53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6); Walter L. Liefeld, Luke: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 8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4); Leon Morris, Luke: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83); Henry Alford, The New Testament for English Readers (Chicago, IL: Moody, ca. 1958); William H. Van Doren, The Gospel of Luke (Grand Rapids, MI: Kre- gel, 1981); Frederic L. Godet, Commentary on Luke (Grand Rapids, MI: Kregel, 1981); Norval Geldenhuys,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Luke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51); G. Campbell Morga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New York: Fleming Revell, 1931); 及 Joel B. Green, The Gospel of Luke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7).
[25] I. Howard Marshall, The Gospel of Luke: NIGTC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5), p. 505. 他对这个一般性的结论确实提供了一个例外:希伯来书11:11。但是这个引用不对,很可能应该是希伯来书11:10。
[26] R.C.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 Luke’s Gospel (Minneapolis, MN: Augsburg Publ., 1946).
[27] William Hendriksen,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Exposition of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78).
[28] Henry Morris, “Christ and the Time of Creation” (Back to Genesis, No. 70), Acts and Facts (ICR, Oct. 1994), a-b (引用了耶稣论及地球年龄的全部三处经文); Henry Morris, “The Bible and Jesus Christ” (Back to Genesis, No. 125), Acts and Facts (ICR, May 1999), c (全部三处经文); Charles Taylor, “Jesus on Creation,” Creation Ex Nihilo, 20/2 (March–May 1998), p. 55 (引用了可 10:6), www.answersingenesis. org/creation/v20/i2/creation.asp; Henry Morris, Scientific Creationism (San Diego, CA: Creation-Life Pub., 1974), p. 246 (引用了可 13:19); Henry Morris, King of Creation (San Diego, CA: CLP Publishers, 1980), p. 54 (引用了可10:6); Henry Morris, The Biblical Basis of Modern Science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84), p. 113 & 392 (引用了可10:6); Henry Morris, Biblical Creationism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3), p. 148 (引用了可 10:6, 13:19) and 151 (引用了路11:50–51); Henry Morris & John Morris, The Modern Creation Trilogy (Green Forest, AR: Master Books, 1996), vol. 1, p. 79–80, 140, 151 & 214 (引用了全部三处经文); John Whitcomb, The Early Earth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86), p. 36 (全部三处经文); Jobe Martin, The Evolution of a Creationist (Rockwall, TX: Biblical Discipleship Publishers, 2002), p. 28–29 (引用了可10:6); Douglas Kelly, Creation and Change (UK: Mentor, 1999), p. 129–134 (提到或引用了耶稣谈到地球年龄的所有经文,连同与解释创世记1-11相关的所有新约经文,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经文显明要“按照字面意思、时间顺序来理解创造的六天,以及后续的族长历史”); Sid Dyer, “The New Testament Doctrine of Creation,” in Joseph Pipa and David Hall, eds., Did God Create in Six Days? (Taylors, SC: Southern Presbyterian Press, 1999), p. 222–223 (引用了全部三处经文); Bert Thompson, Theistic Evolution (Shreveport, LA: Lambert Book House, 1977), p. 227 (引用了可10:6); and Travis Richard Freeman, “The Chronological Value of Genesis 5 and 11 in Light of Recent Biblical Investigation” (PhD thesis, Southwest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1998), p. 159 and 184 (引用了可10:6).要了解东正教的观点,参见Fr. Seraphim Rose, Genesis, Creation and Early Man (Platina, CA: Saint Herman of Alaska Brotherhood, 2000), p. 150 (引用了可10:6) & 228 (引用了路11:50–51). Rose对这两处经文的解释,都放在编辑脚注中。这部著作通过冗长的引文证明,在十九世纪古老地球进化论思想出现之前,年轻地球论的观点是东正教“教父们”的一致信仰。参见我对这部重要著作的评论:“Orthodoxy and Genesis: What the fathers really taught,” TJ, Vol. 16/3 (2002) p. 48–53, www.answersingenesis.org/home/area/magazines/tj/docs/v16n3_ mortenson.asp.
[29] 多年来,两个最著名的年轻地球创造论者是亨利·莫里斯和约翰·魏德孔。
[30] 参见 Terry Mortenson, The Great Turning Point: the Church’s Catastrophic Mistake on Geology — Before Darwin (Green Forest, AR: Master Books, 2004).
[31] Henry Cole, Popular Geology Subversive of Divine Revelation (London: J. Hatchard & Son, 1834), p. 46–47. 又见George Bugg, Scriptural Geology (London: L.B. Seeley & Son, 1826-27), vol 1, p. 108 (uses Mark 10:6). 关于Cole和Bugg的生平和对古老地球地质学的反对意见的总结,请参阅我发表的文章www.answersingenesis.org/home/area/magazines/tj/ docs/tjv13n1_cole.asp和www.answersingenesis.org/home/area/magazines/tj/docs/tjv12n2_ george_bugg.asp。
[32] Henry Morris, The Genesis Record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87), p. 103 (Mark 10:6). John MacArthur, The Battle for the Beginning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2001), p. 24, 援引可 13:19 来论证新约圣经认为创世是过去已经完成的一个事件。H.C. Leupold, Exposition of Genesis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42, Vol. 1), p. 36, 引用太19:4-6(与可10:5-9平行),论证创世记第1章“就是历史”。但他既没有在创世记第1章、也没有在创世记第5章和第11章的释经过程中,讨论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
[33] 他的注释中提到马太福音19:4(解释说耶稣把创世记看作是历史记录),马可福音10:6(强调耶稣是一个年轻地球创造论者),马可福音13:19(提到经文暗示地球是年轻的,说明这里的“创世之初”【标准译本】与平行经文马太福音24:21中的“世界的起头”是同义词),还提到路加福音11:50(指出亚伯是在创世之初的人物,而不是地球在被造四十亿年后才有的)。
[34] John R. Rice, In the Beginning (Murfreesboro, TN: Sword of the Lord, 1975). 这本书声称对创世与进化、大洪水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它强烈推荐魏德孔和莫里斯合著的《创世记大洪水》。他详细论述了间隔论和一日一纪说(长日论)是不符合圣经的,他认为岩石和化石是大洪水的证据,而不是经历亿万年才形成的。但是他没有提到使徒们的论述来证明创世记1-11的历史性,也没有提到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
[35] Kenneth A. Mathews, Genesis 1–11:26: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Broadman and Holman, 1996); John H. Walton, Genesis: The NIV Application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01); Bruce K Waltke, Genesis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01), p. 31; J. Vernon McGee, Genesis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1991), p. 60–61 and 133. Warren W. Wiersbe, Be Basic: An Old Testament Study —Genesis 1–11 (Colorado Springs, CO: Victor, 1998), Wiersbe不确定受造界的年龄,但他显然认为有亿万年。John H. Sailhamer, Genesis,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vol. 2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0); Allen P. Ross, Creation and Blessing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8); Arthur W. Pink, Gleanings in Genesis (Chicago, IL: Moody Press, 1922); Ronald Youngblood, The Book of Genesis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1, 2nd ed.); Gordon Wenham, Genesis 1–15 (Milton Keynes, UK: Word, 1991); 及 W.H. Griffith Thomas (1861–1924, 牛津Wycliffe Hall的校长), Genesis 1–25:10(London: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5th ed., 无日期).
[36] James M. Boice, Genesis, Volume 1 Genesis 1;1–11:32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2), p. 21.
[37] 同上,第57页。
[38] 同上。
[39] 同上,第59-60页。
[40] Louis Berkhof,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49, 4th ed.), p. 150–164.
[41] 同上,第181-188页。
[42] 同上,第130页。
[43] Charles Ryrie, Basic Theology (Chicago, IL: Moody, 1986), p. 122.
[44] Robert L. Reymond, A New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Christian Faith (Nashville, TN: Thomas Nelson, 1998), p. 118.
[45] Charles Hodge,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7, reprint of 1871–73 original), 创世记和地质学在第1卷第570-574页中有讨论,对远古人类史的讨论载于第2卷第33-39页; John S. Feinberg, No One Like Him (Wheaton, IL: Crossways Books, 2001), p. 537–624; Henry Thiessen, Lectures in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49); Millard Erickson, Christian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85), p. 367–373; James Oliver Buswell, A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62); Carl F. H. Henry, God, Revelation and Authority, Vol. VI (Waco, TX: Word, 1983).
[46] Gordon R. Lewis and Bruce A. Demarest, Integrative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6), vol. 2. 在关于年轻地球论的讨论中,他们在第23页有几个歪曲的表述。他们将“灾变论”(依然在进化论和古老地球论之内)等同于“洪水地质学(flood geology)”(属于年轻地球论的观点)。他们错误地指责年轻地球论者相信“所有的”地层、化石、火山活动和山脉的形成,都是由大洪水造成的(有知识的年轻地球论者总是很小心地说“大部分”,而不是“所有的”)。他们说年轻地球论者不接受“天文学和地质学的发现”,而实际上年轻地球论者反对的是以自然主义来解释观测到的证据。他们还说,年轻地球论者认为“演变机制的缺失是正统神学的根本”,并建议读者参阅潘柏韬(Pattle Pun)在《福音派神学词典》(第390页)里的一篇文章。潘的文章进一步扭曲了年轻地球论的观点,称“年轻地球论者忽视了大量支持自然界和实验室中可观察到的微观进化过程的数据”。事实上,真正的年轻地球创造论者一直相信自然选择和突变导致的“微观进化”所带来的改变,但他们(以相关论据)否认这些变化可以作为有价值的证据,来支持阿米巴原虫到人类的“宏观进化”。类似地,路易斯和德马雷斯特还在第47页声称,年轻地球论者相信大洪水“通过来自世界所有地区的可观察到的证据,解释了所有可观察到的地质证据”(划线部分强调了曲解的内容)。
[47] 参见他们在第二卷第一章第499页上第61和67条脚注。
[48] 同上,第29页。
[49] 同上,第33页。
[50] 同上,第39页。
[51] Wayne Grudem, 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94), p. 297.
[52] David Snoke, A Biblical Case for an Old Earth (Hatfield, PA: Interdisciplinary Biblical Research Institute, 1998). 作为长日论的倡导者,Snoke博士是长老会的一个长老,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助理教授。出版者Interdisciplinary Biblical Research Institute (跨学科圣经研究所)是一个在福音派学者中有影响力的团体,已经出版了许多强烈反对年轻地球论的书籍。Bill Arnold, Encountering the Book of Genesis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8) 支持长日论或框架论。Ernest Lucas, Genesis Today (London: Scripture Union, 1989), 作者公开宣称自己是福音派信徒和神导进化论者。他拥有化学博士学位,曾是一名牧师,目前是英国布里斯托尔浸信会学院(Bristol Baptist College)的副校长和圣经研究导师。Roger Forster and Paul V. Marston, Reason and Faith (Eastbourne, UK: Monarch, 1989), 及修订第二版: Reason, Science and Faith (Crowborough, UK: Monarch Books, 1999); Bernard Ramm, The Christian View of Science and Scripture (Grand Rap- ids, MI: Eerdmans, 1955); Ted Cabal, “Evangelicalism and Young-Earth Creationism: Necessary Bedfellows?” a paper given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ETS in Colorado Springs in 2001 (他的论文对标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Walter C. Kaiser, Toward a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78); Walter C. Kaiser, The Old Testament Documents: Are They Reliable and Relevant? (Downers Grove, IL: IVPress, 2001); 及 Walter C. Kaiser et al, Hard Sayings of the Bible (Downers Grove, IL: IVPress, 1996), Kaiser支持长日论。
[53] Robert C. Newman and Herman J. Eckelmann, Genesis One and the Origin of the Earth (Hatfield, PA: IBRI, 1977)倡导每个创造日之间存在间隔的观点。E.J. Young, Studies in Genesis One (Phillipsburg, NJ: P&R Publ., 1964)强有力地捍卫了创世记第一章的历史性(也反驳了框架假说),认为创造日在时间上是依次的(没有重叠),但他说“圣经没有明说地球有多老”,“对创造日的长度也没有说明”(第102和104页)。R. Laird Harris, “The Length of the Creative Days in Genesis 1,” in Pipa and Hall, Did God Create, p. 101–111; Mark Ross,“The Framework Hypothesis: An Interpretation of Genesis 1:1–2:3” in Pipa and Hall, Did God Create, p. 113–130; J.P. Moreland, Scaling the Secular City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8). 关于评价莫兰德关于地球年龄的一反常态的肤浅论述,参见Ken Ham, Carl Wieland, and Terry Mortenson, “Are (Biblical) Creationists ‘Cornered’? — A Response to Dr. J.P. Moreland,” TJ, 17:3 (2003), p. 43–50, www. answersingenesis.org/docs2003/1001cornered.asp. C.I. Scofield, ed., The Holy Bible (Lake Wylie, SC: Christian Heritage Publ., 1994 reprint of 1917 second edition). 奥尔(Orr)、黑格(Hague)、赖特(Wright)和毛罗(Mauro)的著作见于R.A. Torrey, ed., The Fundamentals (Grand Rapids, MI: Kregel, 1990). Davis A. Young, Christianity and the Age of the Earth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2). 在 Howard Van Til et al., eds., Portraits of Creatio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0)一书中, Davis Young的一章论及圣经和进化论在宇宙学上的分歧,Robert Snow的一章评论创造科学运动,John Stek的一章题为“圣经说了什么?”(What Says the Scriptures?), 他们都没有提到耶稣涉及地球年龄的经文。
[54] Walter Bradley and Roger Olsen, “The Trustworthiness of Scripture in Areas Relating to Natural Science,” in Earl Radmacher and Robert Preus, eds., Hermeneutics, Inerrancy and the Bibl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4), p. 285–317. Henri Blocher, In the Beginning (Downers Grove, IL: IVPress, 1984), 倡导框架假说。Hugh Ross, The Genesis Question (Colorado Springs, CO: NavPress, 1998) 及 Creation and Time (Colorado Springs, CO: NavPress, 1994). 若要全面评价休·罗斯关于创造和地球年龄的教导,请参阅Jonathan Sarfati’s Refuting Compromise (Green Forest, AR: Master Books, 2004,中译本《反驳妥协》见www.chinesecreationscience.org). Howard Vos, Genesis (Chicago, IL: Moody Press, 1982); Joseph P. Free and Howard F. Vos, Archeology and The Bible (Grand Rap- ids, MI: Zondervan, 1992); Gleason Archer, Encyclopedia of Bible Difficulties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2); Gleason Archer, “A Response to The Trustworthiness of Scripture in Areas Relating to Natural Science,” in Earl Radmacher and Robert Preus, eds., Hermeneutics, Inerrancy and the Bible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1984), p. 321–334; 及 Gleason Archer, A Survey of Old Testament Introduction (Chicago, IL: Moody, 1994, 参阅所有早期版本,1964年初版); John H. Sailhamer, Genesis Unbound (Sisters, OR: Multnomah, 1996). 关于沃菲尔德(Warfield), 见 Mark Noll & David N. Livingstone, eds., Evolution, Science, and Scripture: B.B. Warfield, Selected Writings (Grand Rapids, MI: Baker, 2000), 其中包含了沃菲尔德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著述。沃菲尔德直接关于人类和地球年龄的论证可以在第211-229和269-287页找到。Meredith G. Kline, “Space and Time in the Genesis Cosmogony,”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Christian Faith, 48/1 (March 1996): p. 2–15.
[55] Nigel M. de S. Cameron, Evolution and the Authority of Scripture (Exeter, UK: Paternoster Press, 1983), p. 85.
[56] 同上,第90-91页。
[57] 卡梅隆给我朋友的电子邮件,日期是2001年9月4日,拷贝已存档。
[58] 卡梅隆发给我的电子邮件,日期是2004年1月7日,已存档。
[59] Cameron, Evolution and Authority, p. 72.
[60] Francis Schaeffer, Genesis in Space and Time (Downers Grove, IL: IVPress, 1972), p. 35 and 76.
[61] 同上,第39-40页。
[62] 同上,第41-43页。
[63] 同上,第33-34页。尽管魏德孔和莫里斯合著的《创世记大洪水》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催生了现代创造论运动,并在十年前由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ress(和谢弗一样属于加尔文派)出版,但谢弗没有表现出读过这本书的迹象。《创世记大洪水》不仅论述了大洪水涉及的范围,还谈到了大洪水的日期(尽管没有做相关的数学计算,但谢弗也基于人口增长率认为大洪水距今应该不到20000年)。
[64] 同上,第57页。
[65] 同上,第122-124页。
[66] Francis Schaeffer, No Final Conflict (1975), reprinted in volume 2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Francis A. Schaeffer (Westchester, IL: Crossways, 1982), p. 120.
[67] 同上,划线部分是原文中的强调。
[68] 这个希伯来词语出现在创世记2:4, 5:1, 6:9和10:1等章节中,意思是“这些是……的后代”(或“这是……的来历或记录”)。
[69] 同上,第126页。
[70] 同上,第132页。
[71] Norman L. Geisler, Baker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 Apologetics (Grand Rapids, MI: Baker, 1999). 盖思乐并没有明说他更倾向于哪一种古老地球论对创世记的解释。
[72] 同上,第165-166页。
[73] Norman Geisler and Peter Bocchino, Unshakeable Foundations (Minneapolis, MN: Bethany House, 2001), p. 174–175.
[74] 他们在第178页上的渐进创造图中,继续忽视鸟、太阳、月亮和星星。
[75] 同上,第175页。
[76] 例如,亚他那修(Athanasius)被流放了五次,之后他几乎凭一己之力使大多数人相信亚流(Arius)关于基督本质的观点是错误的。在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归信的时候,教会中的主流在救恩和赎罪的教义上都是错误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学者接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尽管大多数年老地球创造论的基督徒不接受)。在十八世纪,大多数医生认为放血几乎能治百病。还有,在18世纪后期,大多数化学家认为,当物质被燃烧时,它会释放出一种叫做燃素(phlogistron)的物质,后来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发现的氧气证明他们都错了。
[77] C. John Collins, Science and Faith: Friends or Foes? (Wheaton, IL: Crossways, 2003), p. 106.
[78] 同上,第106页。
[79] 同上。
[80] 同上,第107页。
[81] 同上。
[82] 同上,第250页。
[83] 请参阅我在这本书前面的一章,又参见Terry Mortenson, “Philosophical Naturalism and the Age of the Earth: Are they related?” The Master’s Seminary Journal, 15:1 (Spring 2004), p. 72–91, https://answersingenesis.org/age-of-the-earth/are-philosophical-naturalism-and-age-of-the-earth-related/.
[84] Don Stoner, A New Look at an Old Earth (Eugene, OR: Harvest House, 1997), p. 53–54.
[85] John Ankerberg and Norman Geisler, “Differing Views on the ‘Days’ of Genesis,” https://jashow.org/articles/differing-views-of-the-days-of-genesis/ 另外,请参见https://jashow.org/articles/how-long-were-the-days-of-genesis-1-2/. 盖思乐和安克伯格也没有提到路加福音11:50-51和马可福音13:19。
[86] 参见我对盖思乐和安克伯格文章的回复,网址是https://answersingenesis.org/family/marriage/but-from-the-beginning-of-the-institution-of-marriage/.
[87] John Ankerberg and John Weldon, The Facts on Creation vs. Evolution (Eugene, OR: Harvest House, 1991), p. 43.
[88] See an analysis of this Ross-Hovind debate by Jonathan Sarfati at www.answersingenesis.org/news/ross_hovind_analysis.asp.
[89] 他的两部关于科学和圣经的电视系列片,“为什么宇宙大爆炸是神创造宇宙的证据?” (“Why is the Big Bang Evidence that God Created the Universe?”) [2004年五集] 和 “圣经对创造的记录能否与今天的科学证据相调和?” (“Can the Biblical Account of Creation be Reconciled with Scientific Evidence Today?”) [2004年四集]) 宣扬了休·罗斯的古老地球论和长日论的观点。2005年凯泽和休·罗斯的五集系列节目的标题是“创世记 中的创造日是24小时还是很长的一段时间?”(“Are the Genesis Creation Days 24 Hours or Long Periods of Time?”).
[90] 参见https://jashow.org/。未经编辑的辩论DVD版里有我的音频评论(阐明了很多休·罗斯和凯泽博士许多事实和逻辑上的错误),网址是https://answersingenesis.org/reviews/tv/learning-from-the-great-debate/.
[91] John Wenham, Christ and the Bible (Downers Grove, IL: IVPress, 1973), p. 12.
[92] 同上,第12-13页。
[93] 同上,第13页。
[94] 同上,第28页。
[95] John Wenham, “Christ’s View of Scripture,” in Geisler, Inerrancy , p. 3–38.
[96] 同上,第6页。
[97] 同上,第7-8页。
[98] John Wenham, “Fifty Years of Evangelical Biblical Research: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he Churchman, Vol. 103/3 (1989): p. 209. 1988年5月14日,这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在剑桥大学著名的丁道尔之家开放日上被宣读。
[99] 同上,第212页。
[100] 同上,第217页。
[101] 同上,第218页。
[102] 参见脚注30。
[103] Kline, “Space and Time in the Genesis Cosmogony,” p. 15, fn. 47. 布易士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必须承认,创造论者的解经基础是很牢固的。尽管对圣经和科学的研究已经为创造论者的观点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这个理论对大多数(包括许多福音派)科学家来说都是错误的。来自不同学科的数据都指向一个非常古老的地球和一个更加古老的宇宙。”参见 Boice, Genesis, 1:57–62. 类似的陈述还见于 Gleason Archer, A Survey of Old Testament Introduction (Chicago, IL: Moody, p. 187; J.P. Moreland, Scaling the Secular City, p. 219–220; Geisler, Encyclopedia of Apologetics, p. 270–272; Sailhamer, Genesis Unbound, p. 15; and Pattle P.T. Pun, “A Theory of Progressive Creation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 Vol. 39 (March 1987): p. 14. 还有许多其他著作可以引用。
[104] Mark A. Noll, The Scandal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1994), p. 13–14. 他在他那篇广为流传的文章中说了几乎同样的话:Mark A. Noll, “The Scandal of the Evangelical Mind,” Christianity Today (Oct. 25, 1994): p. 29–32.
[105] 诺曼斯(Numbers)从不讨论1850年代以前的历史。所以他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认为年轻地球论是一种现代发明。也许他在写那本书的时候,对十九世纪早期的年轻地球“圣经地质学家”一无所知。正如我的书《伟大的转折点》(The Great Turning Point , Green Forest, AR: Master Books, 2004)所陈明的,古老地球论才是教会的新发明。这本书出版后不久,我就给诺曼斯寄了一本,所以他现在知道了。
[106] Noll, Scandal, p. 14.
[107] Zacharias, Can Man Live, p. 131.